中介

多年前留学办签证,由于自己没什么经验,于是打算找签证中介。在网上仔细对比后,我联系了一家当地的中介。接待我的人是一个五十多岁的大叔,非常热情,他给我讲签证有多少陷阱,而他们的过签率是多么的高。他还给我晒了他的护照,上面盖满了各个国家的签证的章,令我羡慕。最后,借给另外一个学生办签证的机会,他还借花献佛请我吃了饭(其实是另一家人请的)。最后还许诺我,如果签证不过,他们会退全款。当时我感激涕零,想这么有经验的人,签证稳了,再不济签证没过也不会花钱。于是签了合同。

但是合同签好后,我发现他的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把我的案件交给了另外一个人后,就对我不管不问了。材料准备期间有问题给他打电话,他也是一股不耐烦的样子。这样在自己磕磕绊绊的各种经历后,签证申请终于提交了。不幸的是,经过了小半年的审理后,我的签证申请被拒了。悲伤之余,我父亲亲自找他退款,他也不含糊,直接把款退给了我们。后来我们去求助其他签证中介,被人当面奚落,说我之前找的中介垃圾的很,换他们就不会。当时感觉他们分析的很有道理,但由于错过了开学日期,也就打消了再去那个国家的念头。

之后因缘际会,我还是出国留学了,并且辗转于几个国家之间,也成了护照上盖满章的人了。感觉签证章没什么了不起。但是我对那次签证拒签一直耿耿于怀。一是一直纠结为什么会被拒。二是疑惑这个中介的水平以及前后态度的变化。但是随着经验慢慢丰富起来,我想明白了第二个问题。这种人还未走茶就凉的疑惑行为是我们双方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的结果。首先,我可以说签证申请没有什么厉害的万金油技巧,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申请的材料准备也就不一样。并且都有一定的概率出幺蛾子。所以说中介的吹嘘千万不要信,没什么水平的,如果有机会,我会另外写文章剖析。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双方看问题的角度和处理方式就完全变了。从客户的角度,自己的申请就是全部。客户希望自己的case能被重视,中介能通过他们的经验为他们定制材料,避免各种不利影响。但是大部分人达不到高薪请人私人定制的情况。都希望在一定的花销内解决问题。但是,从中介的角度这个问题完全改变了。为了盈利最大化,中介不可能在你支付有限的费用的情况下花费大量人力无力为你私人定制。相反,而是尽量使流程标准化,统一化。这样就能使成本降到最低。

那么问题来了,这么千篇一律的申请会导致一些人被拒签啊。被拒签可是要全额退款的。答案是他们根本不在乎。因为在他们的角度,这样的标准化流程出来的申请必定会有一部分被拒签。但是每个国家的签证申请都有一个拒签率。那么在拒签率一定的情况下,他们只需要尽量的多拉生意,多走这样的流程,就会增加收入。他们还会从顺利通过签证的人中选择几个极端的case,以彰显他们的高业务水准。至于那些倒霉蛋,退款了事,也不会被算入他们的签证通过率,因为没人会去查。所以中介只需要大量的拉客户,也就是开始的时候非常热情,诱导客户签合同就行了。之后就放之任之,不管死活,等待你变成拒签率的分子或分母。

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解释很多类似的现象。例如高考,很多人说高考不公平,一次考试定终身会使得很多人才失去更好的机会。大家也都能从身边找出几个例子。但是辨析每一个人是否是潜在的人才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还不要说主观的评判是否会带来腐败。但是高考,作为一种很公平的制度来说,可以起到对人才分层的作用,即使有误差。从社会的角度,高考就是最公平、最有效的选拔人才的方式(这里不讨论考试内容是否刻板)。另外一个例子是关于某汽车公司。据说某汽车公司在生产某个型号的车的时候少加装了一个成本只有几刀的零件。如果没有这个零件,这个车就有可能发生事故,导致伤亡。从用户角度来说,几块钱的东西可以给自己的生命上一道保险,他们不明白为什么制造商就不愿意添加这个零件。但是从制造商的角度,他们发现在这个车的巨大销量下,缺少这个零件带来的利润要远远高于对此类事故的赔付。所以及时他们知道有这样的问题,知道解决方案,就是不去做。显得没有人性。

希望这样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的思路能够帮助大家。能够让你作为一个个人来面对某个服务机构的时候,理解对方的所思所想,判断对方的行为方式。避免变成为概率下的韭菜。

二〇二五年一月廿一日